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邮政局、市发改委、市房产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加快智能快件箱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当前,我市邮政快递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人均使用(寄出去)快递量为43件,人均投递(收到)快递量为76件。今年上半年,全市邮政快递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14亿元,占全省比例为35.34%,同比增长33.4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0.75亿元,占全省比例为33.6%,同比增长44.42%;快递收投量达到3.87亿件,支撑零售交易额达到580.5亿元。全市范围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智能快件箱合计4000余组,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971个。推动智能快件箱项目建设作用明显:一是节能减排,降低物流成本;二是支撑电商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三是方便用户;四是便利快递员,减轻劳动强度;五是提高安全性;六是方便老年人。
今年7月,我市13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太原市智能快件箱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通过智能快件箱建设免费用地、政府补贴等形式吸引企业积极投资,推进智能快件箱等公共设施进小区、进医院、进校园、进机关、进楼宇,采用智能投递或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等服务模式建设快递投送服务网点,完善寄递网络运输配送体系。具体目标:两至三年内完成进医院、进校园、进机关、进楼宇的全覆盖;三至五年内完成小区覆盖率60%~80%,力争5年实现全覆盖。
在具体实施中,我市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结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将项目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中,根据小区具体情况,在显著及交通便利的位置,设置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或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已有邮政信报箱的小区,将传统邮政信报箱升级为智能信包箱。二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区域,按照办公人员规模建设智能快件箱等末端设施。三是在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预留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用地;已建成的小区要给予提供场地、用电、用网等方面的配合,按照小区规模配备相适应的邮政快递公共服务设施。四是医院、学校、楼宇根据所服务人群的规模进行铺设,相关单位给予提供场地、用电、用网等方面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