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
●全县改造老旧小区项目18个
●改造楼栋1144栋
●涉及居民1.4万余户
●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
“轰隆隆……”4月6日上午,一阵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壁州街道老糖果厂小区的沉静:通江县城区又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当地群众即将告别“老、破、旧”的居住环境,开启基层治理共治共享新生活。
党建引领 改什么?群众说了算
在改造现场,挖掘机挥舞长臂整理管网、工人拉起绳索拆除违建护栏,对红星片区老糖果厂小区、林化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进行修复市政设施、完善小区配套、整治脏乱差环境等施工。“我们这个老小区也要改造升级了!”看着施工热闹场面,附近居民开心地议论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3月伊始,壁州街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微改革”,探索“党委+自管委”居民自治模式。红星片区有不少无物业小区,壁州街道在此组建小区自主管理委员会,由南街社区党委领导,组织党员、“自管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4类人员组成专班,挨户了解红星片区老旧小区房屋、基础设施、群众改造意愿等基本情况。
“小区的改造重点要对化粪池和污水管网进行整治,少做一些形象上的建设。”居民代表朱江在3月2日召开的老旧小区改造协商会上建议。
群众把意见提出来了,社区党委认真听取。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屈敏表示,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小区“自管委”,积极宣传改造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争取群众支持,促进居民形成共识。
结合摸底实情,通江县住建局、壁州街道衔接国土规划,梳理老旧小区周边空闲资源,评估论证财政承受能力。明确实施措施后,计划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自治共享 怎么改?坚持“一区一策”
怎么改才能将各个群体的居民意愿落地落实,这是一道摆在改造工作组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党委+自管委”居民自治模式在此时起了关键作用。3月13日,南街社区党委组织老糖果厂小区“自管委”召开民意调查联席会。会上,通江县房管局现场答问解读政策,印发意见征求表征集居民个人改造意愿,98%的居民同意对小区进行彻底整治。
拆除违章建筑,安放健身器材;整治脏乱场地,规范车辆停放——这是意见征求中老糖果厂小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基于群众意愿,壁州街道积极协调规划、设计等专业机构进入老糖果厂小区,按照“一区一策”原则,科学拟定违章建筑拆除、停车场地等改造内容。
“我们结合调查实际和居民意愿,最终确定以基础类、完善类改造为主,提升类改造为辅,积极推行‘一区一策’,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江县房管局局长徐虎介绍,2019年以来,全县共改造老旧小区项目18个,改造楼栋1144栋,涉及居民1.4万余户,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
壁州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鹏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加快老旧小区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老旧小区“设施配套匹配、管理规范有序、智能宜居和谐”的治理目标,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