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成都出台《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立足“建筑环境、绿色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智慧韧性”5个建设维度,聚焦“绿色建筑、生态融合、低碳生活、海绵城市”等20项核心建设内容,构建“绿色建筑、光伏建筑、立体绿化、公交站点、慢行空间”等44个建设指标,最终形成“5+20+44”的指标体系。
……
“智慧韧性建设”维度
“智慧韧性建设”维度所包含的内容为:智慧管控、智慧物业、安全韧性、社区服务。具体指标为智能感知设施设备、CIM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及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物业服务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社区智慧水务、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体。
在“功能配套设施”指标方面,社区内应配建快递服务用房、智能快件箱、无接触送餐柜等功能配套设施,并配置相应监控设施,实现功能配套设施周边监控无死角覆盖。社区内还应配置周界防护设施、住户安防设施、公共区域安防设施以及监控中心。
在“社区智慧水务”指标方面,新建类社区应加强智慧水务设施的建设,通过水情测报设施、安全监测设施、气象水文监测设施等设备,聚焦社区防汛减灾和水资源调度,搭建全域感知、动态监测、精准调控、协同管理和高效应用的智慧水务平台,打造社区智慧水务应用场景,推动“供排净治”一体化;乡村类社区应依托智慧水务建设灌区一张图,对农业用水、渠系供水实现精准调度。
原文:《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