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提问
网友“跋涉者”:上班早出晚归,收取快递十分麻烦。小区虽有菜鸟驿站,但每次往返需半小时。楼下的信报箱破破烂烂没人管,能否把信报箱改成智能快递柜?
政策背景
国家住建部2011年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新建住宅必须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开发企业未设计或未安装信报箱的住宅项目,将不能通过初期相关审批和分户验收。
2018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1号文中明确指出,要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
两会声音
信报箱:基本服务,需求仍有
传统的信报箱作为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之一,使用率低、空间与容量不足、设施老旧、无人维护等问题亟需解决。来自中国邮政的数据显示,目前快递包裹70%来自电商,10%左右是信件、杂志、报纸。老百姓对信报箱还是有一定需求,而且少数人仍有使用信报箱的习惯。受当初规划限制,为所有楼栋安装智能快递柜不现实,建议升级改造信报箱,使其具有存放快递件的功能。
快递柜:需求旺盛,数量稀缺
“我们小区建有2个智能快递柜,也有菜鸟驿站。每到电商促销节点,快递寄存点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到处摆满了包裹。”相比小区,高校快递存放空间更有限,华中农业大学“快递一条街”,高峰时段,人流涌动、交通堵塞,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快递小哥反映,上楼送包裹时,放在电动车上的开放式快递篓,出现过快递遗失情况。建议快递公司设计统一可上锁的安全快递篓,给快递小哥提供反光背心及应急设备,保障快递小哥的交通安全和其他权益。”
部门回应:智能信报箱是未来之选
“市场上智能快递柜竞争激烈,已走进了不少小区。但要进楼栋,有一定困难,需要推动相关法规的修改和调整,确保于法有据。”目前,已有企业开发出智能信报箱,集收寄包裹、信件、报纸等功能为一体。“信报箱的改造,最终理想的结果是形成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终端。”未来,功能单一的快递柜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市场需要的覆盖末端服务的常见功能产品,如收取信报、收寄快递、常温低温商品贩售等,成为一个共享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