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因经济便捷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易盗、乱停乱放、私拉电线充电等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成为社会治理的难题。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探索运用智慧治理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破解“易燃、易盗”等难题,竭力从源头解决安全隐患。
智能升级
对辖区62个电动自行车棚,按照“智慧+”管理模式推进智能化改造,实现集中管理、刷卡出入、手机关联定时充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配备后台监控、烟感报警探测和灭火器等设备,健全火灾防范处置措施;升级老旧院落停车棚门禁闸机、视频监控等设备,着力解决电瓶车盗窃案件高发问题。
对辖区220部电梯,采用“梯控”技术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对进入电梯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语音报警提示和暂停电梯运行效果。
整体规划电动自行车充电生态,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公共区域,科学有序设置公共智能充电车棚,以科技力量切实守护群众安全,已建成15个智能充电桩、换电柜。
大力宣传
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微信群、户外电子屏等线上媒介,以及网格员入户走访、“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红袖套”巡逻、安全检查等线下时机,通过短片播放、失火案例讲解、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深入开展教育宣传,凝聚居民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的思想共识。
将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等问题纳入居民公约,通过居民公约“红黑榜”、物业“曝光台”等形式公开违规行为。
完善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处置响应机制,用社会舆论规范电动自行车上楼等不良行为,倒逼违规停放人员主动整改。
督促物业主体责任,加强电动自行车日常管理,及时处理风险隐患,将电动自行车棚智能化改造和规范管理纳入平安单位创建评选内容;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提升物业应急处置能力和居民逃生自救能力。
融合共治
针对部分老年人使用智能充电设施存在困难的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指导服务。在智能车棚划定残疾人停车区,方便残疾人停放充电。
打造“智慧车棚美学馆”,将安全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以宣传画、墙面灯箱等形式进行展现;邀请小区居民参与车棚美化与打造,增加居民群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美育德育文化根植在小区院落,构建家门口文化阵地。
推进技防设施与“智能车棚”联融,打造街道综治中心和小区物业公司两级管理平台,加快辖区视频监控增密加量工程,逐步实现重点场所、区域、目标视频监控全覆盖,并将车棚情况与辖区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烟感报警器等智能安防系统相结合,相关信息向小区物业管理平台和街道综治中心大联动管理平台实时传递,让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风险隐患远离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