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指出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还有哪些新任务、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根据《重点任务》,今年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包括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等9方面任务。
- 促更新,今年将启动实施城市老化燃气等管道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力争改善840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和城中村。
- 强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
- 补短板,健全便民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统筹设立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站、家政服务网点、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维修点、食堂、公共阅读空间,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建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加快建设充电桩,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
- 重保护,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点任务》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禁止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大规模迁移砍伐老树,严禁侵占风景名胜区内土地。“要优化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该负责人表示。
人民日报
记者 陆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