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动车在楼道或家里充电充满隐患,所引发的事故往往触目惊心,不仅危害家庭,甚至左邻右舍与整栋楼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为避免更多悲剧发生,今年我省拟立法禁止电动车“上楼”。而随着居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共享充电桩、智能换电柜也正走进更多的社区,电动车充电难问题,正在迎来立体化配套解决方案。近期记者在一些小区了解到,使用一种新型的智能换电柜,不到30秒就能为电动车换好电。
我省拟立法禁止电动车“上楼”充电
数据显示,两轮电动车是全国4亿人短途通勤的基本交通工具,解决10公里内出行难题,两轮出行更为方便。无论为了接娃放学或者短途出门办事,很多有汽车的家庭另外再配一台电动车的大有人在。然而就像汽车会有停车难,电动车充电问题也一直是一种回避不了的麻烦,而违规充电所带来的隐患与危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痛点。
经统计,电动车充电失火事故占全国较大火灾事故近20%,死亡人数占比近一半。这些事故往往都是因为在楼道充电、入室充电、飞线充电等违规充电行为引起。电动车充电失火小则财产受损,大则危及家庭乃至整个楼层住户的生命安全,违规充电引发火灾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难点。
为了避免更多悲剧发生,今年3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对新型业态消防安全管理、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要求“有条件的住宅区统一设置电动车存放和充电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不得在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禁止性规定。
修订草案明确,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使用智能换电柜30秒完成换电
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目前,合肥市已有换电服务的相关企业落实试点。在蜀山区嘉和苑小区,记者在一组蔚蓝色的“小哈换电”智能换电柜旁看到,一位市民从扫码开柜取出电池,到打开电动车座椅为电动车换好电,再把原来电动车上的电池放进换电柜关门充电,整个过程半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据介绍,在“小哈换电”智能换电柜充满一台电动车的电池只需要1-2小时即可完成,根据新国标48V锂电池续航能力,可支持电动车骑行续航60公里。真正方便的是,随着新国标推动两轮电动车换代,更规范的充电标准将带来充电协议和电池接口的统一,一旦发现电动车的电池即将没电,可随时前往就近的换电柜进行更换。
针对社区普遍存在的充电空间不足、充电效率低、充电不安全等问题,去年7月,“小哈换电”还推出了面向城市社区内的“充换电一体产品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全天24小时远程监控、烟雾报警和喷淋装置等智能化平台设置,可有力减少社区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采用智能换电柜和快速充电桩结合的方式,依托共享模式,对社区两轮电动车用户不同类型的充电需求提供了针对性解决办法,做到新旧电动车广泛普适、随到随充、随换随走。
据悉,“小哈换电”智能换电柜已在合肥市区重要商圈饱和式布点,当小区里的换电柜越来越多,换电骑行将更为便捷。依托共享模式,智能换电柜和快速充电桩相结合的方式落地社区,能够做到新旧电动车普适,满足社区用户不同类型的充电需求。